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17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今年的主题是“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12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举行“志愿同行,共创美好”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第七届进博会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致敬志愿精神,激励更多海大学子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让青春之力全球闪耀。
服务进博,向世界发出中国青年声音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上海海洋大学80名“小叶子”以团结协作的精神、专业细致的服务,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海大力量。表彰大会为在进博会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的个人授予上海海洋大学第七届进博会“优秀志愿者”称号。进博党群服务保障组工作专班、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四级调研员嵇青受邀出席活动并为优秀志愿者颁奖。
连续两届进博会,进博党群服务站的“小叶子”全部从上海海洋大学选派,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讲好进博故事、展示城市形象,向世界发出中国青年声音。
“进博会越办越好,党群服务站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小叶子’们的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从一名普通“小叶子”到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韩巍,已经连续三年在进博党群服务保障组一线专班工作。三年前还是研究生的他,如今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团委挂职副书记和辅导员。身份转变,精神不变。今年他继续带领20位上海海洋大学的“小叶子”在党群服务站开展服务工作,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进博党群服务站,我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服务了外国友人900余人次。未来,我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国际舞台上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传递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生李心悦说道。
擦亮“小水滴”品牌让国际舞台闪耀“海大蓝”
表彰大会上,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江华为上海海洋大学“小水滴”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旨在进一步聚焦“国之大者”“市之大计”“校之要事”,充分挖掘学科优势,社会需求,培育专业化、精准化、国际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在上海海洋大学,‘小水滴’不仅仅是一个昵称,它代表着一群充满活力、热情和责任感的青年志愿者。”上海海洋大学团委书记陆烨介绍,服务社区发展、保障重大赛事、参与科普活动,上海海洋大学“小水滴”以实际行动创造“看得见”的美好生活。此次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将原有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整合,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城市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核心任务,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话世界、连结友谊,将“小水滴”推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上海海洋大学“小水滴”积极在多项国际会议和涉外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2023、2024年累计为顶尖科学家论坛输送志愿者108名,为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家提供一对一、会务接待等服务。同时还为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大会、国际公共采购论坛等输送志愿力量。
依托国际志愿服务队,上海海洋大学将加强组织管理,研究制定国际志愿服务志愿者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国内外重要活动和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针对重要领域、重点工作、关键岗位,提供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推动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供需有效对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打好中外学生携手做志愿的“组合拳”
在上海海洋大学“小水滴”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核心成员包含中外学生,旨在盘活国际志愿服务内生动力,打好中外学生携手做志愿的“组合拳”,着力搭建高质量的国际志愿服务平台。
“作为水产养殖科教国际合作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我将把在上海海洋大学学习到的稻渔种养技术传授给柬埔寨的养殖户。”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珍说。以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为代表的水产养殖科教国际合作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水产一流学科”在技术、品种、人才的优势,面向柬埔寨、加纳和老挝等十余个发展中国家开展连续10年的渔业服务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渔业,全球减贫之路做出贡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旭干说,“通过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我们会培养更多中外学生开展海外志愿服务,让中国稻渔种养技术惠及更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民生,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通过国际志愿服务,上海海洋大学学子将在国际舞台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治理意识,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韩巍 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