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9-27
浏览次数:127
9月22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重要思想,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升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影响力和声誉,第五届中国河蟹产业暨东营海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东营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水产学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上海海洋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东营市科技局、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和垦利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垦利区科技局、垦利区海洋发展与渔业局、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和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协会承办,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品牌联盟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以及企业的相关人员,共聚高峰论坛,共话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未来发展路径。
副校长李家乐致辞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家乐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表示本次论坛是首次在北方举办,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对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提升、河蟹产业提质增效、河蟹创新品牌的拓展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助力黄河口高品质大闸蟹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近些年来,东营市政府及渔业部门立足黄河生态大保护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整合产学研各方力量,着力打造适宜盐碱地开发的特色水产品养殖业。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团队,积极参与东营市的河蟹产业发展,进行适宜黄河口养殖的河蟹良种选育和营养饲料的开发工作。成永旭教授目前已被东营市聘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并成功入选“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李家乐表示上海海洋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校专家教授,积极主动融入黄河三角洲渔业发展过程中,从水产各个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在河蟹良种研发、饲料营养和品质提升、绿色生态养殖等方面全面合作,进一步促进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业的发展。
桂建芳院士作报告
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1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就“遗传选育与生态养殖、营养饲料与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与电商流通”等议题进行论坛主题报告,论坛由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周刚研究员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表示,“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安全”是新时代水产养殖的发展目标,对全国范围内9种创新与变革的养殖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中国淡水养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介绍了无人渔场的起源,并就未来无人渔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在论坛现场分享了河蟹养殖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针对上述问题的研发方向。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主要讲述了目前我国河蟹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水系河蟹种质资源评价、群体和家系选育进展,并就河蟹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践以及思考分享给了在座嘉宾。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介绍了青蟹的基本情况,对青蟹在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实践和发展思考进行了报告。大闸蟹品牌联盟名誉会长杨维龙介绍了我国河蟹产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2020年大闸蟹市场趋势和品牌打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专家报告
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由我校倡议并成功举办了四届,首届2016年在我校举办,2017年第二届在安徽合肥举办,2018年第三届在江苏金坛市举办,2019年第四届在江苏高邮举办,此次在山东东营举办的是第五届,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旨在为河蟹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推动河蟹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