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右)与塔斯马尼亚大学校长彼得·拉思詹教授。

图片说明:爱恩学院采用全英语教学,外教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本报记者郭一江摄

图片说明:爱恩学院留学塔斯马尼亚大学部分校友与母校来访老师合影。 (除署名外,均资料照片)

图片说明: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城校区风景优美,爱恩学院的学生们从这里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郭一江摄
(见习记者 单颖文)十年来,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践行国际化教育—— “圆二本学生世界一流大学梦”
6月26日,对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2008级本科生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的毕业典礼之后,369名学生将各奔东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周舟憧憬着未来,这名被与爱恩学院合作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授予“2012年塔斯马尼亚大学最优毕业生”称号的学生,将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与社会专业硕士;与他获得同样称号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韩易将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强生集团。他们的同学、获得“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陆映彤,将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人事管理专业硕士,与他获得同样称号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肖智琳,则将前往澳大利亚知名学府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会计硕士。
爱恩学院每年都有25%左右的毕业生出国留学,其中5%,也就是约20名学生能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学攻读硕士。“这样的比例,对二本院校来说实属不易。”爱恩学院院长孙行佳说,建院十年来,已有136名(统计到2011年12月)学生前往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全球百强大学深造,60多名学生考入国内重点大学读研,“学院一直努力在做一件事,就是圆二本学生一个世界一流大学梦。”
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模式屡见不鲜,但爱恩学院,这所2002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由上海海洋大学(时称“上海水产大学”)与澳大利亚最古老四所大学之一的塔斯马尼亚大学共同创办的合作办学实体,也是上海海洋大学第一个与国外大学的合作项目,却有它的独到之处。
孙行佳告诉记者:“我们提倡真正的国际化,不仅是师资队伍、管理理念的国际化,还十分重视引进外教、学生出国学习与实习等形式的‘国际化体验’,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收获最大化,培养‘一流名校后备军’。”
爱恩学院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每年招收学生400名。学院采用“4+0”的培养模式,也就是学生在国内完成全部学业,毕业后可获得上海海洋大学学士、塔斯马尼亚大学学士两个学位。2002年,爱恩学院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3年,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2008年1月,爱恩学院仅有的这两个专业,成为上海市第一批经教育部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本科项目。历年统计的毕业去向显示,毕业生中去外企的最多,其中不少去了世界500强企业。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去了国企、民企、机关事业单位,也有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率达95%以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签约率位居全市相同专业中的前列。
办学十年来,爱恩学院已送走毕业生2506名,现有在校生1581名。
“亏本也要保证教学质量”
在爱恩学院,学生需要缴纳学费15000元、教材费1000元和住宿费1500元。虽然教学成本近几年一直在涨,但十年来学费一直没涨过,就师资、教育投入来说,肯定是亏本的。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等各方面都给予爱恩学院极大的支持,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或许有人会说1000元的教材费很贵,但爱恩学院0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王弘张不这么认为:“其实挺便宜,因为从大二开始,我们所学课程的所有书本几乎都是进口的,在外文书店一本就要几百元。”学生还可以从塔斯马尼亚大学网站免费下载课程PPT、教学资料等,也可以查阅有关电子出版刊物。
在爱恩学院,大一学生主修基础课程及英语强化课程。大一结束,学生英语成绩达到相当于雅思6.0分后,可在塔斯马尼亚大学注册后三年课程。爱恩学院两个专业都设17门引进专业课,占课程设置70%。这17门课均是全英文教学,并使用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材,其中8门是塔斯马尼亚大学教师直接授课,另外9门课也由塔斯马尼亚大学教师担任课程协调员,帮助国内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塔斯马尼亚大学也参与课程教师的聘用考核。曾有一名在某高校执教多年的老师,因在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电话面试中表现欠佳,最后没有被录用。还有一名应聘教师,虽然英语好、实践经验丰富,但因为缺乏教育经验,也被塔斯马尼亚大学“拒之门外”。
爱恩学院青年教师王娜告诉记者,2004年她进入学院,先经过一年的听课、改作业,于2005年2月担任基础课《商业程序设计》小课老师,2006年2月经过学院组织的面向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的试讲后,她才成为这门课的大课主讲老师。到目前,她总共负责4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爱恩,每个老师都会经历上述流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的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师们的备课任务相当繁重。每年6月新的教学大纲制定后,明确每门课的教育目的、教学要点、考核重点等,教师们根据教学大纲在暑期进行备课。每一门课程每学期都有一名协调员辅佐,主要负责将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教学模式“复制”过来。教材大约每两年换一本。有些案例非常新,而且由于多是国外的案例,需要协调员提供丰富背景资料供中方教师学习,以及提供一些PPT讲解的思路。此外,塔斯马尼亚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师也会“飞”来给学生上1到2周的课。
除了教师常备新课外,授课的大、小课结合教学模式也是爱恩学院的一大特色,大小课的比例一般为2节大课、1节小课。大课通常面向200名学生,主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讲课内容少而精。小课则面对50名学生,主要讲解大课中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及习题、实际计算、操作方法等,着重培养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在小课上,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讨论,教师们更易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由此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帮助。
而在课后,学生们可以在教师接待时间找老师答疑。王弘张说:“塔斯马尼亚大学的老师都很热情,非常愿意回答我们的各种疑问,有时一个小问题他们会跟我们说上半小时。中国的老师很为我们着想,虽然根据规定课上必须是全英文教育,但课后有些我们理解不了的概念,老师会用中文跟我们解释。”
副院长陈国樑认为,与其他院系同类专业比,爱恩学院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除了全英语教育环境,还与平时测评和期终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关。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教师一般安排3次作业,包括测验、1000字英语小论文或实际计算操作、4000字英语论文或完成一较大课题。学生须通过塔斯马尼亚大学相关网站提交作业,每迟交1天扣10%的分数,迟交5天作零分处理。课程成绩考核模式为:平时测评一般占整门课成绩的40%,期终考试占60%。但如果平时测评不合格,这门课也无法通过。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爱恩学院期终试卷批改工作可谓下足了“血本”。70%的试卷由爱恩学院批改,30%则通过快递寄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请相关授课教师批阅。而在自改的70%考卷中,有30%的试卷要经受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抽查,以确保绝对的公平、公正。
无论是期终考试,还是平时测评,爱恩学院都非常注重诚信教育。在学生的教学大纲上,每门课的考核要点处都有一段文字,叙述为何要杜绝抄袭、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并写明相关政策。塔斯马尼亚大学会通过软件查找学生抄袭内容的出处,并计算出抄袭占全部作业内容的百分比。而对作弊,塔斯马尼亚大学也绝不“简单粗暴”,如果考试过程中发现学生带“小抄”,没收以后他们会让学生继续参加考试,而后将他的试卷、“小抄”一并提交,再“判定”这名学生的行为是否为作弊。
自2008年起担任毕业班辅导员的钱仁美告诉记者,学生在爱恩学院并不好“混”,课程考试是3个半小时的全英文答题,而且还有末位淘汰制,每年都有5%左右的学生因为学习不合格而不能按期毕业。
正是这些规范的流程、严谨的教学,保证了爱恩学院的教学质量。爱恩学院经历过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属署(AUQA)2005年、2011年两次评估,在这一既关注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又关心办学质量等软件发展、既考评教职人员又随机调研学生的严格检查中,爱恩两次都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他们甚至认为爱恩的学生比澳洲的学生更出色。
此外,每门课结束后,塔斯马尼亚大学都发放课程调查问卷表,由学生当堂填写对教师授课效果、对课程理解的程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并封存后邮寄给塔斯马尼亚大学。在每学年11月,塔斯马尼亚大学还要对爱恩学院进行一次教学质量保障巡防,安排学院副院长、系主任或从事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人员来爱恩学院进行教学质量检查,通过召开学院领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各年级学生座谈会以及听课等形式,考察教学过程是否规范、教学成果如何等。在今年爱恩“十岁”之际,塔斯马尼亚大学也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礼物”——继上两个五年后,与爱恩续约。
在“VeryGood”的环境中成长
来自贵州的刘雨莎是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一学生。尽管她的书面英语向来不错,但口语一般,导致她时常在课上辩论时间变成了“小哑巴”。后来,她的外教任课老师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辩论时总是有意识地请她发言,并常常给她以“鼓励的眼神”。渐渐地,刘雨莎敢开口了,也收获了越来越多“VeryGood(非常好)”的肯定。现在,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她自信不少。
刘雨莎的同学、上海学生方嘉晨也是在“VeryGood”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志愿调剂进入了爱恩学院,刚开始有些不乐意,但很快他就被这里的老师吸引住了。由于原本口语就比较好,被老师称赞“VeryGood”的几率也比较高,方嘉晨感到,被表扬多了他就更愿意学习了,还和外教们成了好朋友。“每周五我都会去找外教聊天,他还会给我布置‘家庭作业’写些小作文,并认真帮我批改,指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爱恩学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学院副院长王基组告诉记者,爱恩全英语的教学氛围非常好,外教资源丰富,他们特有的“爱鼓励”理念给原本在中文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许多激励。学生们就是从一开始纯鼓励性质的“Good(好)”,到较为肯定的“VeryGood”,再到真心欣赏的“Excellent(极好)”、“Fabulous(棒极了)”,这样不断进步着。
由此,爱恩学院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语言优势。据统计,每届学生的国家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98%到99%,六级通过率为60%到70%。自2007年至今,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比赛中,爱恩学院先后有11人获得一等奖,共计97人获奖,占全校获奖学生比例的90%。
另外,爱恩学院每年都有学生被选为上海各大国际赛事的翻译志愿者。2005年,学院20余名学生担任了上海国际F1大赛高峰论坛的陪同翻译。2007年,5名学生为巴西商会东北部投资研讨会担任翻译。2010年上海世博会,学生们担任了C片区志愿者,改写了只能由英语专业或外籍留学生担任C片区志愿者的惯例;2006级学生班露夕还在世博组织礼仪人员总决选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前十强,被评为“最美丽”世博小姐,成为国家领导人接待员。2011年又有8名学生参加了上海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翻译和接待工作。
同学们说,取得这些成绩除了鼓励,更来自于老师们的关心。爱恩学院的教师团队很优秀,对学生非常负责,待他们就像对自家孩子一样。
由于学院地处临港新城,距离市区较远,因此学生管理中心的老师们往往是“周一一早进校,直到周五晚上才离校”。一个多月前,一名学生辅导员添了个小孙子,可她还是“老作息”。她说:“我放心不下这些孩子,万一有个什么事,从学校宿舍跑去处理总是快一些。”
塔斯马尼亚大学每年“飞”到爱恩学院授课的老师有16人左右,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和有问必答的服务与支持,给全院师生留下深刻印象。陈国樑至今对外教梅蕊·乔怡思的“服务意识”赞不绝口。梅蕊·乔怡思女士是塔斯马尼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又是塔斯马尼亚大学与爱恩学院合作办学项目的总负责人。她的工作作风是“快速、问题解决优先。”有一次她与学生谈话,计划是12点结束,可那时还有几个学生没谈,她坚持全部谈完,圆满地解决了学生的全部问题。“她宁可自己不吃饭,靠一瓶矿泉水、几片面包打发,也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外教罗恩·科里吾恳是学生中的“明星教师”。这位赴南极考察了17次的科学家,多次免费为学生做讲座,还将自己拍摄的南极科考照片作为课程《自然荒地管理》的一手资料,结合科考案例为学生授课。
教师们感动了学生,毕业后,仍有许多学生惦记着老师。王娜说,她的学生颜海灏毕业后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攻读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他常常将在国外学到、看到的最新资料和案例告诉她,还将墨尔本大学先进的考核方式推荐给她,“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教学相长’的意义了”。
说起爱恩学院的教职员工,无论是中方老师还是外教,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行政老师,同学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VeryGood!”
“穷孩子也能出国读研”
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马春广就要去塔斯马尼亚大学了。这个来自山东日照的农村孩子,最近成了老家方圆几十里的“名人”。马春广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父亲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母亲完全不识字。在他们村里,这么多年来,读大学的孩子加起来不超过10个,出国听起来更是像天方夜谭,“我是几个村里出的第一个留学生”。
马春广说,今年6月,爱恩学院与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了新尝试,让21名大三结束的学生到塔斯马尼亚大学学习。在这21名“幸运儿”中,有10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其中5名学生家境贫困)学生享受到了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的资助,还有上海海洋大学的资助。“穷孩子也能出国读研?来爱恩前我想都不敢想!”
爱恩学院绝不让孩子因为贫困掉队。爱恩学院每年都会接受9%左右的贫困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国家贷款、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学校每年拨给爱恩学院13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帮助这些学生。
2005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雷磊,从四川农村来到上海时身边仅有几百元钱,当得知爱恩学费要15000元时,他差点放弃。后来爱恩学院与塔斯马尼亚大学沟通了这个情况,决定免除他一半学费。在雷磊毕业选择去澳大利亚读研时,又是学院帮助他顺利地完成了经济担保。现在,雷磊研究生毕业,正在澳洲工作,尽管他赚钱并不容易,但他还是向学院捐出了500澳元作为爱恩学院贫困生奖学金,借此向母校表达他的感恩之情。
学院名为“爱恩”,就是要提倡“关爱”与“感恩”。学院在今年建院十周年之际,又在做一件“大事”:建立“爱恩帮困奖学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塔斯马尼亚大学每年还将给出2个攻读硕士的奖学金名额。而这个奖学金,已被塔斯马尼亚大学命名为“孙行佳硕士奖学金”。学院一直在践行“爱恩”的宗旨,让她的学生带着“关爱”和“感恩”走进爱恩,走向世界。
(来源:《文汇报》 2012年6月25日)